斜塔的由來上網找了一找介紹如下:
马来西亚国内闻名的倾斜古塔,是由安顺著名慈善家、商人兼建筑师梁全忠在1885年所建,百年来一直屹立在安顺(Teluk Intan)市中心。目前,安顺斜塔已被列为国家博物院管理的古迹,由于斜塔上置放着一座大钟,当地人都称它为大钟楼。
整座古塔深具中国塔风味,不过却与另一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正因媲美比萨斜塔,安顺斜塔因而沾光不少,知名度大增,成为马国最独特、绝无仅有的斜塔钟楼。 根据历史的记载,这座斜塔最初的用途是储水。斜塔顶楼上有个大蓄水池,为当地人供应自来水。
储水塔转为了望台
它本来也不是现在的倾斜样子,据说在1889年至1895年之间,由于吡叻河河水泛滥,使这座水塔往市镇街倾斜,并陷入泥土内。从此以后,它便成了现在的倾斜样貌,也不再作储水用途。
日本南侵马来亚时,此塔摇身一变,成了刺探军情的了望台。八层高的安顺斜塔楼高85英尺,共有110级阶梯;塔内每层楼都有一道宽约6英尺的走廊,置身其中,安顺街景一览无遗。
去年,吡叻州政府在斜塔附近建造一个广场,并安装古式灯饰,使斜塔在夜间大放光明,散发魅力。
斜塔內的模樣就看我所拍得不3不4 的照片咯。哈哈
一進去就看到圍住的一口井和墻上的一些畫